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作者:江苏联恒 | 发布时间:2019-11-04
一、外界要素对水处置絮凝剂效果的影响
1)水体PH值的影响:
每种絮凝剂都有它合适的PH值范围,超出它的范围就会影响絮凝效果。比方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适用于酸性和中性的环境中运用, 阴离子型适用于在中性和碱性的环境中运用,非离子型适用于从强酸性到碱性的环境中运用。
2)温度的影响:
低水温时反响速渡过慢,水解时间增加,影响处置的水量,同时过高的粘度对絮凝剂的撕裂作用也会使絮凝体变得细小。水温过高,则构成的絮凝体细小,污泥含水率增大。所以,水温过高或过低对絮凝均不利。水温条件宜控制在20-30℃。
3)搅拌速度和时间的影响:
速渡过快、时间过长:会将大颗粒的固体搅碎成小颗粒,将可以沉淀的颗粒搅碎成不能沉淀的颗粒。速渡过慢、时间过短:絮凝剂不能与固体颗粒充沛接触,不利于絮凝剂捕集胶体颗粒;且絮凝剂的浓度散布也不平均,更不利于发挥絮凝剂的作用。
二、高分子絮凝剂的性质和构造对絮凝剂水处置效果的影响
线型构造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其絮凝效果较好;成环状或支链构造的效果较差;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官能团,其极性、亲水性、电荷的性质,及电荷的中和才能,对胶体颗粒的吸附和反响等都不相同。含官能团多,电荷密度会过高;含官能团少,电荷密渡过低,对电荷的中和作用是不利的。
1、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普通状况下分子量越大,絮凝效果越好,通常絮凝剂的分子量不能小于300万。但也不能过高,超高2000万的普通对胶体颗粒的捕集和桥连不利。
2、絮凝剂的用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普通状况下絮凝效果会随着絮凝剂的用量增加而进步,但过量时会使絮凝剂重新变成稳定的胶体;悬浮物的含量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的。
3、分离办法和工艺设计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在原水处置以除去固体粒子和含油废水处置以除去油类的过程中,高分子有机絮凝剂的效果较好,投加量小些,如加入无机絮凝剂使用,则效果更好。 无机絮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复合使用用,普遍的是用PAC+PAM 办法。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的配合运用,其突出作用的是能够取得较大颗粒的絮凝体,并把油滴凝集或吸附而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