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填料在印染污水中的应用斜管填料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应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置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互相运动并别离。依据其互相运动方向分为逆(异)向流、同向流和逆向流三种不同别离方式。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或平行管内)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
斜管填料设计参数:
斜板(管)之间间距普通不小于50mm,斜板(管)长普通在1.0-1.2m左右;
斜板的上层应有0.5-1.0m的水深,底部缓冲层高度为1.0m。斜板(管)下为废水散布区,普通高度不小于0.5m,布水区下部为污泥区;
池出水普通采用多排孔管集水,孔眼应在水面以下2cm处,避免漂浮物被带走;
废水在斜管内流速视不同废水而定,如处置生活污水,流速为0.5-0.7mm/s。
斜板(管)与程度面呈60°角,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普通为80~100mm。
斜管填料优点是:
应用了层流原理,进步了沉淀池的处置才能;
缩短了颗粒沉降间隔,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进步了处置效率。这品种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普通沉淀池的处置才能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沉淀设备。
斜管填料管浅池理论原理设斜管沉淀池池长为l,池中程度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在理想状态下,l/h=v/u0。可见l与v值不变时,池身越浅,可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若用程度隔板,将h分红3层,每层层深为h/3,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只需l/3,就能够将u0的颗粒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少到原来的1/3。假如池长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程度流速可正加的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除去,也即处置才能进步3倍。同时将沉淀池分红n层就能够把处置才能进步n倍。这就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理论。
关键词:
沉淀池 蜂窝斜管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