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池的分类
作者:江苏联恒 | 发布时间:2019-12-24
普通快滤池是最早被广泛采用的池型,其他形式的滤池都是随着水厂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改进,为了满足不同需求、从减少阀门数量、提高滤层截污能力、降低反冲洗能耗等不同角度逐步发展起来的。
(1)普通快滤池
过滤时,滤池进水和清水支管的阀门开启,原水自上而下经过滤料层、承托层,经过配水系统的配水支管收集,最终经由配水干管、清水支管及干管后进入清水池。当出水水质不满足要求或滤层水头损失达到较大值时,滤料需要进行反冲洗。为使滤料层处于悬浮状态,反冲洗水经配水系统干管及支管自下而上穿过滤料层,均匀分布在滤池平面,冲洗废水流入排水槽、浑水渠排走。
(2)虹吸滤池
我国水厂中,北京印染厂给水工程在20世纪60年代引进了虹吸滤池,设计规模700 m3/h,是初始采用虹吸滤池的。它与普快滤池的主要区别在于滤池的进水和反冲洗排水阀门由进水和排水虹吸管来替代,不需要大型阀门、不设管廊;滤池本身提供所需反冲洗水头和水量,不需设高位水箱或水泵。此外虹吸滤池在过滤时滤后水位一直高于滤层,不会发生负水头现象。
(3)移动罩滤池
每座移动罩滤池可包括几个或几十个滤格,布置成单排或多排式。它的反冲洗机构由冲洗罩、行车、导轨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行车沿导轨将冲洗罩按程序带到冲洗的滤格上部,下落形成密封圈,使冲洗的滤格就和整个滤池的上部进水区完全隔离,其他滤格的滤出水就会从冲洗罩所隔离的滤格底部,自下而上通过滤层,经过罩顶排出滤池外。
(4)无阀滤池
原水经进水分配槽、进水管、和配水挡板的消能和分散作用后均匀分布在滤料层上部。水流通过滤层、滤头进入集水空间,后经连通渠上升至冲洗水箱,最终通过溢流堰进入清水池。无阀滤池的特点是虹吸的产生和破坏是利用滤池进出水压差自动控制。
(5)V型滤池
由法国Degremont公司设计的V型滤池在20世纪70年代广泛应用于欧洲大陆。V型滤池滤料为均匀粗粒石英砂,保持恒水位、等速过滤,采用带有表面扫洗的气水联合冲洗方式。
(6)翻板滤池
瑞士CTE公司开发成功的序批气水反冲洗滤池,又称翻板滤池,滤池的工作原理类似其他气水反冲洗滤池,但是其反冲洗排水舌阀(板)是在0°-90°之间来回翻转,配气配水系统采用双层气垫层具有一定特色,值得借鉴